瀏覽次數(shù) 2982 2019年07月15日 11:23:56 族印司崗里
佤族的歷史從來都是靠口口相傳,因為他們沒有發(fā)明文字,父傳子,子傳孫,這樣一代代傳到今天,到最后就成了一部《司崗里的傳說》。
司崗里的傳說中唱到:“神說,如果我(佤族) 砍頭,就不讓洪水漲,如果不砍頭,就五年漲一次洪水。我們從此供頭、剽水牛、供牛頭、谷子才長得好......我們種的地都好......飯也好吃。” 這樣的傳說使得佤族人認為要用最高貴的祭品(人頭)去供奉鬼神才能保佑村寨的平安,后來便逐漸形成了“獵頭祭鬼”的習俗。 人頭祭祀的主要來源是獵頭活動(由數(shù)人伏于道路草叢中,對行人進行伏擊,獵取人頭)。在進行獵頭前,族人要在村寨里挑選幾名勇士,再優(yōu)選一名頭領(lǐng),最后由魔巴(引導人與神靈對話的祭師)殺雞看卦,選擇獵頭的方向和對象,再由部落頭人設酒席為勇士壯行。 獵頭的對象主要是敵對部落、異族人或過往的馬幫商客等,所以在獵頭時節(jié)(春季和秋收之前),阿佤山就成了一個恐怖地界。
獵頭祭祀并非佤族獨有,但佤族卻是最后的終結(jié)者。
獵頭祭祀是佤族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(huán),但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歷史階段。隨著生產(chǎn)力的發(fā)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,這類原始、古老的祭祀活動必然會被淘汰。
其實早在明清之際,獵頭祭祀就開始逐漸消失。直到1958年,西盟反革命叛亂被平息后,獵頭祭祀的習俗便正式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。
在如今這個文明且物質(zhì)豐富的時代,我們再也見不到這類原始的祭祀活動。不過,在云南滄源還有一個地方以藝術(shù)的形式保留、傳承著這些遺失的文化。《族印司崗里》正用最生動的表現(xiàn)形式演繹著佤族最原始、真實的社會文化和習俗。
這里至今還有關(guān)于“獵頭祭祀”的舞蹈演藝,在劇目《刀舞》中,深刻形象的展示了佤族男兒的彪悍和狂野。
在佤族獨有的亡靈祭祀樂器——“We”和孤兒琴聲的渲染下,整個劇場都沉浸在一片凄涼和沉寂的氣氛中,這樣的氛圍仿佛能把人帶到過去的獵頭現(xiàn)場,更能在勇士們的臉上看出他們當時矛盾的心思:為了生存,他們迫切需要斬殺他人來保證谷物的豐收和村寨的平安;同時他們也因一條條鮮活生命的消逝感到愧疚與不安。
舞蹈中,勇士們圍著“祭品”,時而站立,時而跪地,雙手持刀來回舞動,好像一不小心就會刺中身邊的人,場面驚險環(huán)生。
高潮部分,勇士終于“砍下”人頭,場上充斥的只有觀眾的驚呼與唏噓......
佤族舞獨有的文化傳承,
如春日的播種,給人以希望;
如夏日的木鼓,給人以澎湃;
如秋日的祭祀,給人以驚嘆;
如冬日的夢婚;給人以凄美......
我想,這便是佤族舞蹈的魅力所在,這獨有的氣質(zhì)只屬于它,也只有在親自領(lǐng)略過后才能深切體會。
觀看過《族印司崗里》的人,或許唯有夜深人靜時,才能回想起佤族祖祖輩輩的心血和那被無數(shù)人傳唱的史詩和那一幕幕“復活”的歷史......因為對于歷史來說,只有純粹的心思和無擾的環(huán)境,才能真正體會吧。